2024年11月11日
1.上交所:牢牢把握“强监管、防风险、促高质量发展”这条主线,全面推进各项深化改革的措施。以推动股票发行注册制走深走实为契机,以健全投融资相协调的资本市场功能为关键,建设优质创新资本中心和财富管理中心。
2.江苏广电总台:截至11月7日,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母基金首批10只设区市产业专项母基金中,已有8只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完成备案,进入投资期,首批8只基金总规模396亿元。
3.市场监管总局:截至10月31日,全国“人工智能”组织机构已达近190万户。在行业分布方面,科技、信息技术两大领域人工智能组织机构数量约55万户,各占市场份额约29%。制造业领域全国超6万户企业实现人工智能转型。
2024年11月12日
1.央行:10月末,广义货币(M2)余额309.71万亿元,同比增长7.5%。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403.45万亿元,同比增长7.8%。前十个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27.06万亿元,比上年同期少4.13万亿元。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5.69万亿元,同比少增4.32万亿元。
2.人民日报:在一揽子增量政策作用下,市场活跃度快速回升、企业经营预期较快改善、内需潜力有效激发、工业服务业增速加快。中国经济正在爬坡过坎,吃劲的时候更需要稳住劲。当不得“疯牛”,要当“慢牛”。进一步提高政策措施的针对性、有效性,中国经济一定能稳扎稳打、行稳致远。
3.安徽省:发布关于支持康养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。支持开发医养贷、康养贷等信贷产品,创设康养债券、保险、基金、融资租赁、信托等金融工具,支持保险公司创新康养运营模式。鼓励康养项目探索REITS、VEP等新型融资渠道。
2024年11月13日
1.国务院副总理张国清:搞好国有企业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全局的“国之大者”,坚定不移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,要推进国有资本“三个集中”,推动国企进一步突出主业、聚焦实业,当好长期资本、耐心资本、战略资本。
2.山西省国资委:截至目前,全省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完成进度超过65%,预计年底前完成70%主体任务。力争到2025年末,省属企业在关系国家安全、国民经济命脉和国计民生的资产总额占比达到70%以上。
3.大湾区之声:香港成立“发展低空经济工作组”,并于11月12日召开首次会议。香港明年年初起陆续推行“监管沙盒”试点项目。预计首阶段会以无人机载货为主,并放宽“超视距飞行”,逐步扩大和丰富低空飞行的应用范围。
2024年11月14日
1.财政部等三部门:对个人购买家庭唯一和第二套住房,面积为140平方米及以下的,均减按1%的税率征收契税;面积为140平方米以上的,分别减按1.5%和2%的税率征收契税。在城市取消普通住宅标准后,对个人销售已购买2年以上(含2年)住房一律免征增值税。
2.教育部:印发《关于做好2025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》,加强学科专业动态调整优化,主动布局新兴学科专业,扩大急需紧缺学科专业布点,对就业质量不高的专业实行红黄牌提示制度。
3.杭州海关:1月至10月,浙江省进出口总值4.37万亿元,同比增长7.1%,出口总值3.25万亿元,同比增长9.0%,进口总值1.12万亿元,同比增长1.8%。其中出口增速高出同期全国整体水平2.3个百分点,居东部沿海主要省市首位。
2024年11月15日
1.商务部:1-10月,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46893家,同比增长11.8%;实际使用外资金额6932.1亿元,同比下降29.8%。
2.上海国投先导私募基金:生物医药先导母基金今年正式成立。母基金将加快布局产业链短板和关键核心领域,加大投早投小力度,着力提升产业整体能级。
3.经济日报:AI能够重新构建跨境电商的系统模块,从市场洞察、客服场景、用户体验等多个维度实现飞跃。未来,AI将与各行各业深度融合。作为电商企业服务提供商,他们面临的挑战是如何帮助客户找到AI能力和应用场景的结合点,挖掘商业价值。
2024年11月16日
1.证监会:发布《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10号——市值管理》。要求结合实际情况依法合规运用并购重组、股权激励、员工持股计划、现金分红、信息披露、股份回购等方式,推动上市公司投资价值合理反映上市公司质量。明确禁止上市公司以市值管理为名实施违法违规行为。
2.统计局:10月,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5396亿元,同比增长4.8%;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.3%;1-10月,全国固定资产投资(不含农户)423222亿元,同比增长3.4%;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.1%,同比下降0.2个百分点。
3.统计局:10月,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.4%。其中,新能源汽车、集成电路、工业机器人、太阳能电池产量同比分别增长48.6%、11.8%、33.4%、13.2%。智能无人飞行器制造业增加值增长41.9%。
2024年11月17日
1.工信部部长金壮龙: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。构建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壮大机制。健全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体制机制。落实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,推动电信、互联网等领域有序扩大开放。
2.证券时报:11月15日,今年1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完毕。地方政府启动新一轮存量隐性债务置换债券发行工作。专家称,大规模置换地方政府存量隐性债务,为地方政府腾挪出资金空间和降低债务利息负担,也增加了金融机构持有资产的安全性。
3.新华网:截至目前,我国累计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超过14万家、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1.46万家,形成300个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;累计建立20多个中小企业领域双多边对外合作机制,设立15个中外中小企业合作区。
来源:财经早餐
推荐资讯